朱立新,现任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 该同志长期从事党务和学生工作。多年来,思想上积极上进,能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党务工作,勤奋敬业,团结同志,廉洁奉公,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到位,分管工作尽心尽职,注意加强党建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党内民主评议多次评为“优秀”,2003年年终考核为A。 朱立新同志在院党委中负责宣传工作、青年教师工作,主持学院学生工作,工作中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动学生工作线的老师坚持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工作思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社区建设、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毕业生就业、宣传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他倡导负责并组织实施的党建工作创新项目《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党建模式探索与实践》荣获2006年度江苏大学党建工作创新奖二等奖。2005、2006年他所撰写的论文连续荣获江苏大学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江苏省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江苏大学教职工思想工作优秀案例二等奖。 一、注重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该同志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参加校党委组织的中层干部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具有较强的党性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分管工作尽心尽职,日常管理细致入微,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管是周末还是寒暑期,或是晚上休息时间,只要工作需要,都能从镇江赶到学校,确保了学院学生的稳定以及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人和善,公道正派,注意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事,共同创造一种和谐、向上的氛围。 二、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在新生中开展了大学生生涯设计活动,组织好《大学生修身要揽》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积极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办好分党校,上好党课,抓好学生党建工作。严格执行党员发展的预审制度、公示制度、入党前培训制度、党委集体审批制度,确保新党员质量。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与考察工作,利用“双学”小组、团校、分党校培训,帮助他们增进对党的了解。制定了“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的工作方针,新生一入学,就引导新生从严要求,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06年新生提交入党申请书比例达95%以上。规范工作程序,学生入党要经过党校培训、团组织推荐、党外群众评议、班主任推荐、入党前函调政审、党委预审、党支部大会讨论、公示和党委审批等多项严格的程序。同时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通过“推优”源源不断地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重视对新党员的再教育,开展重温誓言、组织党员到“一大会址”、“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参观学习,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和“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等主题教育活动,毕业前的党员教育等,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做好“三困生”(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帮扶工作。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引患,收到了明显效果,近几年学院学生未发生一起重大事情。成功地帮助3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走出困惑。做好转年级学生的转化工作,学习上主动关心,与任课老师联系,课程难学的专门辅导;生活上热情帮助,及时给他们发放困难补助,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办法,加强教育引导和管理针对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组织教工支部与困难学生结对子,采取“一对一”帮扶活动,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这些困难学生,推动学院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五、狠抓学风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广泛开展名人讲座,学术大讲堂、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学术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科研立项和“星光杯”竞赛。广泛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活动,抓好四六级英语通过率。学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英语四级通过率、毕业生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名列前茅。以2006届毕业生为例,英语四级通过率和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均为90%以上,学士学位授予率达88.43%。 六、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动学习型社区建设。强化社区安全规章制度、辅导员、班主任、业务导师和学生干部社区值班制度。经常带领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社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在强化制度建设同时,积极营造文化氛围,举办届次化的社区文化节,在社区设立图书资料室,党团活动室,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 七、注重学院学生就业工作,加强就业指导,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来学院招聘,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学院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 八、积极指导分团委、分工会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每年都举办届次化的管理文化节、院师生运动会、校园金话筒主持人大赛、院十佳歌手大赛等大型品牌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国、省、市各级文体竞赛中,我院同学多次摘金夺银,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也充分展示了我院学生良好组织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我院团委被评为“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镇江市五四红旗团委”。2005和2006年连续获学校优秀团委、优秀学生分会和优秀研究生分会。指导、协助开展各项工会活动,分工会多次在校学习竞赛活动、运动会单项比赛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 九、加强并做好学院的宣传报道工作,及时报道本单位工作动态,2006年被学校网络、电视、校报、学生工作简报等校内媒体报道总数达250余篇,报道数一直位于全校之首。积极扩大对外宣传,被《镇江日报》、《扬子晚报》、江苏共青团网站、团中央网站等媒体报道20余次,其中省级以上有12次。 该同志还十分重视开展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了两个校级课题、三个省级课题的研究。 2004年作为第二召集人,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夯实党的大学生群众基础》。撰写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10余篇,分别在《江苏高教》、《黑龙江高教研究》、《中国青年研究》和《江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