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工程学院学院党委现有教职工136人、本科生1438人、在校研究生345人;学院党委下设基层党支部21个,其中:教工党支部5个、本科生党支部4个、研究生党支部12个。党员总数为360名,其中:教职工党员69名,约占教职工总数的50.74%; 本科生党员101名,约占本科生总数的7.05%;研究生党员190名,约占研究生总数的56.88%。 近几年来,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学校工作部署,结合学院实际,狠抓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我院党委高度重视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在组织建设上,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按照校党委的部署,及时进行了院党委委员的换届选举工作,组织了党支部目标评估活动,成立了工业中心党支部,并及时对各系党支部以及学生党支部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19个支部调整为现在的25个支部,进一步充实了学生党支部的力量,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在思想建设上,根据校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党建迎考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把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放在首位,先后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了《党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等材料,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并结合形势,并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宋余庆副校长做了“传达两会精神”的报告,帮助大家及时学习理解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 1、学院党委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开展思想工作,在教师中开展“倡导学术精神,弘扬职业道德”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人文学院副院长张炳生教授做师德报告,并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专辑《爱的教育》中霍懋征所做的演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电子音像片。在大学生中开展了文明修身工程,并把做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党委书记经常与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青年教师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新教工、生病的教师及时看望和慰问,同时还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个人问题,热情关心教师配偶工作调动,努力争取学校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的重视、支持,促进了这些问题的及时解决,解除了教师们的后顾之忧,使教师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了学院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为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作贡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院党委组织教师党员进行“助成才,送温暖”捐资助学活动,共资助学院特困学生34名,每人资助600元,共20400元;组织教师参加“园丁林”建设捐款活动,学院教师为“园丁林”捐款总计23350元。党委委员、院长张永康教授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和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拓展助困渠道,积极争取企业支持设立特困学生奖助学金,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后顾之忧。 2、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如利用暑期组织教师党员到革命胜地延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师生党员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切实加强。党委工作充满活力,党支部建设规范有序,院党委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5年学院1个党日活动在校优秀党日活动评比中获奖。2006年荣获“‘江大精神’表述方案”和“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优秀奖;获江苏大学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二等奖1项;获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优秀奖1项;获“最佳党日活动”优秀方案三等奖2项;获“党建工作创新奖”三等奖1项。 三、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发挥党员作用 1、高度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党的基本知识的内容,积极引导学生政治上的进步,学院成立了分党校,举办初级党校培训班,并先后选送了644名学生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结业率逐年提高。 2、学院党委始终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的发展工作。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实施细则》,同时,将学校有关发展党员工作的文件和学院实施细则汇编成册,发至每一个党支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对支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举办了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坚持党员条件,加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力度,按照“坚持标准,慎重发展”的方针,努力做到“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2005年以来,共发展教师党员5人,学生党员277人,本科生的党员比例由2004年的2.54%提高到现在的7.6%。 3、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利用分党校开展学生党员培训班,聘请资深的党务工作者蒋晓东老师给全体学生党员做《党员怎样当好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人和入党介绍人》的专题报告,并通过安排党员担任学生干部、与学习后进的学生结对帮扶等形式,给学生党员压担子,努力发挥教师和学生党员在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 1、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机械工程学院党委重视学风建设,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在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学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学院党政班子研究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教学管理齐心协力”抓学风建设的新局面,努力发挥广大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和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严格学生日常管理,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学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课程考试不及格率下降了,英语四级通过率和学位授予率有了较大提高。 2、努力发挥院党委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中的组织协调作用。院党政班子抓住学校召开师资工作会议的契机,认真组织制定学院“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院党委非常重视学科建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被列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光子制造科学与技术成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制造业信息化成为镇江市工程技术中心;抓住学校举行教师讲课比赛和青年教师资格认定的契机,认真组织青年教师过好讲课关,提高业务水平。 五、加强院分工会、分团委、学生分会工作,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 1、学院党委积极支持学院分工会工作。精心组织教职工参加篮球赛、排球赛、乒乓球赛、保龄球赛、教工运动会和红军长征七十周年诗文朗诵比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学院争得了荣誉。2005年度,我院教师在校运动会上总分名列30多个分工会第三、20个学院分工会第一,2006年度,我院教师在校运动会上总分名列24个学院分工会第二。2005年度以来,我院教师先后取得校羽毛球比赛第一,大合唱比赛三等奖和组织奖,乒乓球比赛第四,校教工篮球赛第六,保龄球比赛第七的好成绩。学院被学校表彰为“2004—2006年度教职工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指导、支持分团委、学生会工作。加强学风建设,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在学生中开展以“感恩、责任、奉献”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结合各年级特点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分别开展了“一封家书”、“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主题班会、“常怀感恩心,我来擦黑板”、“莘莘学子心、感知父母恩”主题签名、“爱•感恩”主题电影展播、“浓情五月天,感恩母亲节”、感恩江大—“心桥”活动畅谈感恩、“感恩江大,文明离校”以及感恩征文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推进我院学生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3、学风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我院2006届毕业生CET-4通过率85.6%,学位授予率83.4%,2006届毕业生CET-4通过率、学位授予率比2005届毕业生CET-4通过率75.6%、学位授予率74.3%分别提高了13.2、12.2个百分点。 六、强化舆论宣传工作,弘扬主旋律 学院党委重视院二级网站的建设,对学院二级网站进行了全新的改版,加强了过程维护和动态管理,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广播台、橱窗、学院二级网站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学院在教学、科研、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为推动学院各项改革、事业的发展,重视学院的宣传工作,近几年的通讯稿录用量居各学院第一,营造了催人奋进的舆论氛围。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的热情关心和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全院党员和全体师生员工的辛勤汗水。我们深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差距,我们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迈进,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