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网上党校
 
专题教育
  名师讲座
  江大先锋
  人物风采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 正文
镇江十佳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傅德利
(2008-08-30) 访问:

傅德利同志是八桥镇红光村党总支书记。1994年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以来,他以富民强村为己任,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发展经济,共奔小康,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红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被评为镇江市优秀共产党员、镇江市十佳勤廉干部、镇江市劳动模范。红光村也创造了连续36年无越级信访的佳绩。最近,扬中市委专门发出通知,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向傅德利同志学习的活动。

不怕苦,不畏难,不厌烦,为民造福是他毕生的追求

“一直呆在村里,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操不尽的心,自己又得不到什么好处,何苦?”不知多少人多少次问过他类似的问题。

“我干的都是份内事,只要组织需要,我会一直这样干下去。”每一次回答都这么朴实。傅得利把为民造福作为毕生的追求,心中盘算的始终是如何让红光村脱贫致富,让群众得到实惠。

红光村是扬中一个偏僻的行政村,既不靠近市中心,又不紧挨集镇,一直是地理位置远、工业基础差的贫困村。1990年,红光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左右徘徊,“致富无门,就业无路,三产无望”,全村60%以上村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1999年,傅得利率领5名村干部,在村200多亩闲地上开辟了他的领富样板工程。缺资金,他拿出自己的全部工资和积蓄,筹集了10万多元启动资金;缺技术,高薪聘请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到田间指导;缺人手,村干部5人齐上阵,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整天泡在田间地头,为节约时间,他不但将宿舍搬到田头,将办公室也搬到田间。短短半年时间建起了一个年出栏1000头瘦肉型养猪场、一个面积20亩的渔场和30多亩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

1999年底,红光村的这片领富试验田结出了累累硕果:新引进的芦笋和西红柿、苋菜、四季豆等反季节蔬菜成为镇江、常州等地市场的紧俏货,每天前来提货的商贩络绎不绝;养猪场的肉猪被外地肉联厂常年包销;鱼塘一次起塘收获成鱼2万公斤……当年获得经济效益10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很快红光村有60多户农民先后走上农业产业化道路。目前,红光村已成为扬中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拥有反季节蔬菜大棚50个,面积达100多亩;红光村的养猪场成为扬中三大养猪场之一,年出栏量达3000头以上。2005年,红光村的蔬菜基地年产值达400多万元,有60%的农户都种植经济作物,有200多户农户运用新技术圈养新型猪种,与6年前相比,村民的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傅得利投入150多万元,修建8公里水泥路,优化了红光村的投资环境,广泛招贤纳才,争取项目资金。先后引进恒通塑胶、金正西服、天鹅制衣、佳誉电源、永诚管业等企业,盘活存量资产100多万元,每个项目的引进都凝聚了傅得利的大量心血,“平均每个项目他跑了30多腿,最多的跑了100多趟”,其实这还不包括他为企业办执照、跑银行等后续服务。为了企业发展,傅得利将自己的房屋抵押给银行,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迄今还为3家企业担保借贷40多万元。现在,红光村村级经济逐步翻番。村里没有一个闲置劳动力,就业率达100%,甚至出现招工难现象。一些落户红光的企业家说:“投资红光就是冲着傅支书的为人而来。”

不结党,不谋私,不糊弄,赤胆忠心是他人生的本色

一个有748户、人口2200多人的村,连续36年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这恐怕是一个奇迹。

2005年,镇江市召开人代会期间,市委书记史和平在扬中代表团座谈时,点名问傅得利:“你们村的信访工作搞得这么好,有哪些经验?”傅得利说:“其实很简单,就这么三条:一是不结党,不搞小团体;二是不谋私,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三是不糊弄,实行阳光操作。”

心底无私天地宽。多年来,傅得利坚持一个原则,处理任何事情做到出于公心。群众评价他总是把公家的事当自家的事,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而真正把“自己的事”不当回事。村民们都将傅得利看作自家人、知心人。哪里有矛盾,哪家有纠纷,只要傅得利一到场,没有解不开的结,因为大家都知道,傅书记办事公道。

2006年8月,14组村民姚某被邻村一拖拉机撞倒身亡。在处理善后事宜时,姚某的家人因赔偿问题与对方发生冲突,矛盾随时可能恶化。在得知情况后,傅得利迅速带领村干部分头做工作,并抚慰受害者亲属,连续两天两夜没合眼,最终感动了双方,平息了这起可能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

前几年,村里一位小伙子因搞外出劳工输出,被外地人骗了10万多元,16个债主起诉到法院,小伙子房屋被法院和债主封了门,甩下6万多元债务外出打工,留下老母和孩子在家。每年一到春节前,债主们都要集中到他家大闹一场,搞得不得安宁。去年年底,傅德利分别找到16个债主,一个一个谈条件,然后,又找小伙子的亲戚谈,寻求他们的帮助。最后,亲戚们凑了3万多元,和债主一起到法院解决了这场拖了5年之久的官司。

在农村,农民关注的焦点不外乎是村级开支、土地发包、河塘承包、厂房租赁等问题。在傅得利看来,只要真正做到村务公开,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1996年底,由于村域调整、村民新建房统一上规划点,造成部分村民的住宅与农田相隔较远,耕作不便。村干部听到群众呼声,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拿出解决问题的试行方案,4次召开村民小组代表、老党员代表座谈会,村民小组也多次召开民主讨论会,全村80%以上的村民参与了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商讨。由于全民参与决策,方案的制定、执行非常顺利。仅20多天,13个村民小组、近400余亩农田,全部打破组、户的限制,进行了重新调整,优化了土地资源的分配。

想人民群众之所想,解人民所难,就能赢得群众的心。每年一度的群众评议,100多名村民代表投票,傅得利的满意率从来没有低于95%,在当选村长和村支书的历届选举中,他的得票率都在98%以上。

不贪心,不敛财,不索取,清正廉洁是他为官的准则

作为70年代的高中毕业生,傅得利在红光村也算一个能人,当年,傅得利是扬中最年轻的村长,但也是扬中最迟住楼房的村干部。直到3年前,他才告别扬中难得一见的简易平房,搬进新居。

他手中有权,似乎可以有许多机会发一把;论钱他也没少挣,但大部分都留给了村里,自己只拿很少的一笔工资。即便好不容易攒了点积蓄,也时常被他垫付到村里以应急用。

前些年,他自己拿钱为村里办农场,辛苦吃了千千万,年终一算,赢利几十万元。按理,他可以分得可观的红利,村里的群众和老党员也表态,他应该得到最高的报酬。但他大笔一挥,全部归村集体,我们村干部只能在原来的标准工资基础上多拿100元奖金。有人笑他傻,他却说,既然是集体的,我不能沾一分。

不贪心、不敛财、不索取,这“三不”原则成为傅得利的为人处事准则。早些年,遇到村民建房、计划生育、承包土地等事情时,常有人拎点香烟、老酒上门打打招呼,有的被傅得利当场谢绝了,可有的人却不容分说,扔下东西就走。傅得利就送回对方门上去。还有的人拎来鱼肉,他就买同样甚至多一点的鱼肉还回去,最后弄得送礼者也不好意思了。因为傅得利经常帮企业跑腿,租赁村办厂的老板逢年过节都想上门表示表示,吃了几回闭门羹后,再也不提送礼的事了。所以,红光村的群众和外来投资者都知道傅得利不受礼,找他办事,有事说事,不带礼品倒成了一个公开的规矩。

不抽烟、不喝酒、不进娱乐场所,“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为民”,“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他的表率下,村两委班子成员不计报酬,坚持24小时有人值班,方便群众办事;村里修路,两委人员积极参与,并尽其所能支持;外出跑项目、筹措资金不向村集体报一分差旅费、招待费。

傅得利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他诚信务实、一身正气的人格魅力,成为红光对外招商的品牌‘他党性坚强、信念崇高的人格品质,成为扬中市全体党员学习的鲜活教材;他是群众的贴心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共产党员代表。

 
 
 
 
 

Copyright @ 2010 江苏大学
技术支持:第一网络工作室 联系我们

您是自2010.5.1起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