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网上党校
 
专题教育
  名师讲座
  江大先锋
  人物风采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 正文
镇江十佳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方继生
(2008-08-30) 访问:

创业致富架金桥

——记句容市春城镇葡萄大王方继生

金秋十月,我们来到江苏省句容市春城镇丁庄葡萄村,采访全国劳动模范方继生。这位53岁的“葡萄大王”,待人热情而举止文雅,略显清瘦的脸庞挂着笑容,黝黑发亮,一对鬓角过早地落满岁月的风霜,两道目光炯炯有神,透出无比的自信和坚强。他引领我们走进纵横交错的葡萄长廊,登高观赏紫藤缠绕的园区风光。尽管名闻遐迩的“老方葡萄”已经过了收获季节,长廊里和园区内空空荡荡,只见枯藤,不见绿叶,但从飞扬在方继生眉宇间的喜悦中,我们分明还能想见“老方葡萄”成熟时,那种串串葡萄压弯枝头,缕缕甜香飘满园区的醉人景象。

方继生不无骄傲地告诉我们,如今,丁庄葡萄园面积已近1500亩,鲜果上市每公斤售价高达14元,每亩纯收入8000-10000元,全村仅葡萄销售一项的年收入就达900多万元,家家户户过上了小康生活,走上了富裕之路。早在来访之前,我们就多次接触过方继生的有关材料,听说过方继生的先进事迹,对他非常敬仰。这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更是钦佩有加。方继生究竟是怎样与时俱进,百折不挠,带领一方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的呢?那几个简短而惊人的数据,令我们产生了一个急于解开的谜……

失败是成功之母

方继生祖籍河南罗山,抗战前夕,曾祖父带领全家,挑着铺盖,逃荒来到丁庄村。这里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家家户户,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农耕生活。那种封闭性的农业种植结构和保守型的小农耕作方式,一直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然而,这里地处茅山老区。方继生自小就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深深地挚爱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他的血脉中一直奔腾着先辈们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1965年,方继生中学毕业回乡,刻苦钻研技术,很快就当上了队里的农技员。他一心希望以此为起点,能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有所作为。可是,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伤透了他的心,粉碎了他的梦。

1982年,被邓小平同志首肯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温暖了成千上万能人志士的心。方继生闻风而动,毅然带领本村的几个农户承包了村里的窑厂,自己和妻子一心扑在事业上,吃、喝、睡都在窑旁。他们一边拜师求艺,一边摸索经验,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可是,由于受市场和技术的影响,依靠柴火烧制砖瓦,质量很难上去;想学新的生产技术,又无好的门路,窑厂不得不中途停火。初战即遭失败,这无疑给热情正高的方继生兜头泼了一盆冷水。但他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

1983年,方继生又在村里率先种桑养蚕。当年就桑茂蚕丰,行情一时看好。本村和外村的一些养蚕户纷纷前来讨教。方继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养蚕技术统统传授给他们。不久,边方的桑园多了起来,方继生又当起了农户们的义务老师,主动帮助其他农户管理桑园,防病治虫。几年后,村上80%的农户在养蚕中受益,不少农户盖起了楼房。这时方继生开始有了一些存款,但他没有砌楼盖房,而是用于寻找新的致富之路。

1984年冬季,方继生在栽桑养蚕的同时,又自费参加了南京水产研究所举办的培训班学习。两个月时间,虽花掉了全家近大半年的劳动积蓄,却掌握了一套养殖技术。1985年春天,他承包了社里的5亩水面,搞起了养鱼。之后,又有10多户村民跟着他学。方继生一如既往地将技术传授给他们。渐渐地,养鱼的农户越来越多,市场逐步趋于饱和。方继生审时度势,主动放弃养鱼,开辟新的生财之道。

在实践中,方继生越来越感到信息和技术对现代化生产的重要。他自费订阅4份与致富有关的报刊杂志,并到处打听致富信息,孜孜不倦地探索致富之路。报刊使他开阔了眼界,信息使他熟悉了市场。当他了解到草毒适宜在丘陵地区种植并能产出高效这一信息后,立即参加了草莓种植函授学习。并联系专业户,出市跨省,收集有关材料,坚持边学习,边实践,在自家2亩地里进行立体种植草莓的试验。结果,因为成本大,受益小,又以失败告终。

几经挫折后,方继生几乎耗尽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并开始负债。然而,困难挡不住他对创造新生活的热切向往和坚强信念。不服输的方继生下定决心,哪怕倾家荡产,也要为乡亲们寻到一条高效益的致富路。1989年,他怀揣种粮食挣来的几百元钱,按照《致富信息报》上提供的养鸽专业户的地址,走无锡,去苏州,到上海,勒紧腰带,省吃俭用,历经磨难,终于学到了一些养鸽技术。不久,他又用借来的3000元钱,从河南购进30对苗鸽进行试养。岂料,由于人们的消费水平还不高,经济效益不好,家庭养鸽又出现7000多元的亏损,这无异于雪上加霜,给方继生已经十分拮据的经济再一次沉重的打击。

然而,失败是成功之母。希望往往就存在于千百次的失望之中。

科技是兴农之宝

正当山穷水尽之际,方继生偶然在《致富信息报》上看到一份关于日本早川萄萄种植的资料。他反复研究这个信息,觉得它科技含量高,成功把握大,便决定再试一试。于是,他在自家2亩自留地里栽上了早川葡萄苗。没钱买肥料,他就以庄稼人克勤克俭、埋头苦干的本色,来到县城,四处掏垃圾。时值夏天,臭气熏人,苍蝇叮满全身,他也没有退缩。短短几天时间,他就掏了十几拖拉机的垃圾,为葡萄施上了充足的肥料。接着,方继生又主动与镇江农科所联系,一天多次跑去学习种植葡萄的技术。他那求知若渴的精神,感动了时任镇江市人大副主任、农科所所长的赵亚夫。赵所长不但专程赶到他家,手把手地教他学技术,还主动为他联系了省农科院、南京农大等科研院校,为他找到强有力的技术后盾,大大坚定了他的种植信心,加快了他的发展步伐。

从此,方继生有了主心骨。他天天像照料初生的婴儿那样,精心护理着园里的葡萄幼苗。早川葡萄名不虚传。两年后,方继生种植的葡萄就开始挂果。收获时节,方继生亲自将葡萄桃到镇江市场上去卖。由于这种葡萄科技含量高,着色率、含糖度等技术指标均高于其它同类产品,每斤以7元的价格出售,仍被抢购一空。

心中装着父老乡亲的方继生,没有独享姗姗来迟的硕果。当年,他就动员其他13户农民和他一道将葡萄园发展到200亩。同时,他通过句容农校等科研单位,把种植技术资料源源不断地送到种植户手中。他还通过镇江市农科所,先后3次邀请日本葡萄专家早川先生等人,来为农户现场传授栽培和管理的经验。

因为经营有方,方继生的家庭收入逐年增加,但他并没有贪图享受。家中也没添置什么象样的家什,只是为了掌握天气变化,及时给葡萄防病治虫,才买了一台25英寸的彩电。他把挣来的钱不断地投入到葡萄园的发展中去,扩大再生产,他要为革命老区人民走出一条自力更生、科技兴农的致富之路。

l994年,方继生家种植的大片葡萄效益显著,行情看涨,急需人手。正巧二儿子应明长大了,到了服兵役的年龄。许多人都劝他让儿子留在身边接班,他却没有这样做。方继生说:“儿子是我的,更是国家的。国泰民安,致富的农民应当记挂国家的富强。儿子应当接受挑选,报效祖国。”就这样,方继生全力支持二儿子打点行装,走入军营,保家卫国。为了让儿子在部队安心服役,建功立业,夫妻俩一年到头,辛苦劳作,三个人的活两个人干,好多次累倒了,偷偷地坚持着挺过去,也没给儿子捎信。

就这样,方继生依靠自己一双勤劳的手和一颗坚强的心,从1990年栽种2亩葡萄起步,积极探索钻研科学技术,带领全村农民大力发展葡萄种植。经过多年艰难曲折的求索,种植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好。1996年,全村葡萄园面积已发展到300亩,每亩毛收入达到了10000多元。方继生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大王”。当年,在县、市两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正式将以方继生为主要种植户的葡萄园命名为“句容市千亩早川葡萄科技示范园”。园区规模也增加到了600亩,种植农户80余户。方继生成为全村人民信得过的领头人。

也是这一年,方继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几十年来的夙愿。入党那天,他思前想后,感慨万千。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心,如果没有党的富民政策的引导,即使再好的葡萄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前景,一切都归功于党。如今,自己入了党,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应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他多次表示,要带领全镇、全市的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方继生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在全市“万名党员扶贫帮困”活动中,他主动与本村的特困户江公顺结成了对子。一次性拿出1万元钱帮助江公顺发展了3亩葡萄园。每年冬天,还以最优惠的价格,为江公顺提供150棵葡萄苗,并帮助他搭建葡萄园。真是既助脱贫钱,又开致富源。为了提高单产效益,方继生经常上门传经,下田辅导。诸如施肥、疏果等细巧活儿,他都是手把手地指教。一旦听到江公顺遇到什么技术难题,方继生哪怕百忙之中,也要放下自家活计,立即赶去帮助解决。如今,江公顺家的7亩葡萄园硕果累累,每年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老贫困户江公顺也成了春城镇闻名的“江老板”。

方继生深知,需要他扶持的不只是江公顺一个,许多葡萄种植户最担心的是技术指标达不到。为此,他因地制宜,腾出自家的空房子,办起了全市第一家农民自办的“葡萄夜校”。每周一他将葡萄种植户们集中起来,义务为他们讲课。什么时候防病,什么时候治虫,他都提前配好药,在“夜校”开课时,送到各个种植户手中。6月份雨水多,是葡萄的发病期,方继生整天在村里转悠,看了这家的叶,又看那家的枝。还不时地蹲到葡萄地里看苗查病,谁家的枝该修了,谁家的虫该治了,他都及时通知乡亲们。忙碌时节,这家跑到那家,常常连吃饭也顾不上,老伴只得提着饭盒到处找他。方继生这样精心地为村民服务,却从没收过人家一分钱的报酬。有人问他图个啥,他坦然地回答:“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就是希望丁庄村的葡萄能给乡亲们带来一座座金山银山!”

方继生不仅关心村上的群众,更关心集体的事业。丁庄小学修公路,他考虑到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就一次性捐了2500元钱。

共同富裕是致富之本

“葡萄科技示范园”建立不久,便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一方面,以方继生为首的少数几个大户,由于懂技术,会管理,产出的葡萄果型大、色泽纯、糖份高、品质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每斤以7元的价格上市,霎那间就被抢购一空,许多人高兴而来,空手而归,抱怨买葡萄难。另一方面,不少农户虽在夜校的帮助下,掌握了一些葡萄栽培技术,但由于水准不高,管理不善,葡萄果型小,色泽杂,糖份低、品质差,上市后,每斤出价2元,都无人问津,自叹卖葡萄难。

严酷的现实引起方继生深刻的思索。葡萄生产参与市场竞争,要靠品质取胜。而品质的提高,离不开规模化经营。由于高品质的葡萄太少,许多顾客因多次买不到货,就不肯到这里来了。这样,少数大户即使培育出再好的葡萄,也会失去市场。只有带动大家都来种植高品质的葡萄,形成规模化经营。并且创造自己的品牌和过硬的品质,才能开拓出更大的市场。

为此,方继生失后投入10多万元,在葡萄示范园建成了“滴灌”技术。同时用他的名字,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继生”牌商标。在方继生和几个种植大户的示范和帮助下,到1999年底,全镇共发展葡萄园800亩,种植户100余户,大部分乡亲的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方继生并没有满足,他要将周围所有的群众带上共同富裕之路。当年,在方继生的积极努力下,由春城镇政府牵头,方继生任会长的“葡萄协会”正式成立,科技示范园又上了一个台阶,开始走上正规化合作发展的崭新道路。

“葡萄协会”的宗旨是为发展春城经济服务,面向全镇农民,积极接纳自愿入会的种植户并提供各种服务,积极开展与大专院所的联姻,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技术合作、开发,力求使全镇葡萄形成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管理、统一化包装销售,使其成为行业中的产业化项目。

由于“葡萄协会”是在群众自愿要求下成立的,所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会员们十分关心协会的运行和发展。大家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使协会的各项制度和工作内容日趋完善和丰富。不久,又成立了由方继生、丁庄村前任党支部书记和前任村委会主任等6人组成的常务理事会,具体负责“葡萄协会”的技术指导、生产管理和市场销售等日常工作。通过大家参与,民主决策,协会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作计划,从组织生产,到上市销售,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供苗,统一施肥,统一供药打药,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市价销售。每个环节,作为会长的方继生都亲自参加,具体操作。

方继生继续坚持科技兴园,他在组织协会技术骨干钻研技术的同时,积极主动地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姻,开展合作交流,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聘请专业人员来园给农户上课。每年他自己要亲自举办七次以上的技术培训,毫无保留地向农户传授经验、技术。每次防病、治虫等一些日常管理,也全在他统一组织安排下进行。他还组织专业人员,逐块田地做好葡萄园的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根据发展需要,他年年都要在园区内建立自己的苗圃基地,培育优良品种,供应所有农户,确保实现统一供苗。

1999年秋天,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方继生独自筹资25万元,在园区内建立了600平方米葡萄销售市场,引客上门,方便农户交易。他在注重建立本地市场的同时,还注重开拓外销市场,组织专门经纪人在大城市设立直销点,既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又方便了广大消费者。

通过“葡萄协会”,方继生成功地带领村民们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这个经验非常宝贵。它不仅为丘陵山区的开发创造了一种有效的模式,而且为全市农业结构的调整探索出一条崭新的路子。为此,党和政府授予方继生极大的荣誉。镇江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省五好文明家庭等一个个桂冠接踵而来。各级领导对他的创新也极为重视。原省委书记陈焕友同志在一份材料上获悉“葡萄协会”的运作形式后,亲自批示:“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经验,条件成熟时可逐步推广”。原国家农业部副部长相云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史纪良、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副司长沈晓晖、国家农业部农业司司长、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副主任等领导相继前来考察、指导。原省委副书记许仲林也多次到示范园考察、调研,并充分肯定了方继生这个葡萄协会会长的作用。

2001年4月,方继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这是我们国家对劳动者的最高荣誉,也是人民群众对方继生的最大信任。方继生沉浸在幸福之中。面对一系列的荣誉,他没有陶醉,反而倍感责任重大。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从他心里油然而生,那就是在不久的将来,要让全镇人民都来大发葡萄财,要将全市人民都带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今年年初,为了增强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方继生在园区内的“园中园”又建立了20亩新品试验田,引进了大独角兽、魏可、雨露等十几个优质品种,使基地产品向多元化发展。千亩早川葡萄科技示范园在方继生的带领下,正朝着集生态、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2005年又申报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综合示范项目—葡萄新品种推广。

在采访方继生的过程中,他侃侃而谈,头头是道。他的畅想,既宏伟又实在,使我们心中的迷团不攻自破,迎刃而解。作客在方继生家,徜徉在葡萄村里,我们忽然觉得,而今熟了的岂止是一串串甜美的“老方葡萄”,那分明是方继生在带领乡亲们奔向共同富裕之路上所取得的一个个醉人的丰硕成果!

 
 
 
 
 

Copyright @ 2010 江苏大学
技术支持:第一网络工作室 联系我们

您是自2010.5.1起第位访问者!